SLCP验厂的核心是“合规性”与“真实性”,工厂需在日常管理中落实社会责任标准,而非仅为审核临时整改。通过系统化的准备,不仅能通过审核,还能提升内部管理效率,增强客户信任度。建议提前3-6个月启动准备工作,尤其对首次验厂或过往审核有遗留问题的工厂,更需重点排查高风险模块。
(一)生产与生活区域安全优化
安全设施
消防通道畅通无阻(宽度≥1.2米),灭火器、应急灯、疏散指示标识齐全且在有效期内,逃生路线图清晰张贴。
机器设备安全防护装置(如防护罩、急停按钮)完好,危险区域(如高压电、化学品存放区)有警示标识。
生活条件
宿舍人均面积达标(如≥2.5平方米/人),通风、照明良好,卫生间、洗漱区清洁卫生;食堂餐饮卫生许可证、厨师健康证齐全,食材存放符合卫生标准。
(二)劳工权益现场核查
禁止使用童工或强迫劳动:现场抽查员工工牌、身份证,确保年龄≥16周岁(部分国家/地区要求≥18周岁),无强制加班、扣押证件等情况。
薪资透明:工资条需张贴公示或发放至员工手中,确保最低工资不低于当地法定标准,加班费计算正确(平日加班1.5倍、休息日2倍、法定节假日3倍)。
模拟审核与漏洞排查
内部自查或聘请第三方预审核
对照SLCP评估框架逐项检查,重点关注高风险项(如工时超时、安全隐患),形成整改清单并限期解决。
模拟员工访谈(随机抽取不同岗位员工),提前发现员工对政策理解的偏差(如是否清楚工资构成、是否知晓加班权利)。
整改跟踪与闭环管理
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制定“责任人+完成时间”的整改计划,留存整改前后的对比照片或文件(如设备维修记录、制度修订版)。